纯茶油团体标准有望发起制订 油茶第一大省迎来利好|林下经济记者行③
10月22日傍晚,封面新闻记者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下经济”报道组在“油茶第一大省”湖南采访期间,该省林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醴陵市金桥生态林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日成,反问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的疑问,10月23日,记者在位于油茶种植“黄金带”罗霄山脉区域的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期间,负责人侯喜容也提了出来——“我甚至在网上刷到过9.9元一瓶的茶油。如果是真茶油,成本都远远不足”。
成立于2011年的“亚美茶油”位于湖南攸县,是“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公司”,年加工茶籽能力10万吨,年产值达40亿元。侯喜容认为,有必要针对“纯茶油”出台有关标准。“对茶油生产企业和油茶种植大户来说,形成一种保护。”
和油茶打了半辈子交道,手握“湖南省著名商标”的邓日成也认为,急需一个“纯茶油”标准。他举例说,用1%、10%、50%的茶油,都说自己是“山茶籽调和油”,这对茶油的概念和市场易引起混乱。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忠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在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茶分会牵头之下,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已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就共同发起制订《纯茶油》团体标准,召开了首次研讨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永忠被业界誉为“油茶大师”,培育了“湘林210”等全国主茶良种。封面新闻记者卢荡摄影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永忠,被业界誉为“油茶大师”,培育了“湘林210”等全国主茶良种,打造了闻名全国的“湘林系列”油茶良种品牌。
在采访中,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常4斤茶籽榨1斤茶油,一斤茶籽按10元钱算,成本大概40元,算上人工等成本,50元绝大多数都是正常价格。低于这样的价格,就有理由怀疑不是物理压榨工艺的纯茶油。
茶油,与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源自山茶科植物(如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的成熟种子,通过物理压榨或化学萃取工艺生成。别名山茶油、茶籽油、山茶籽油等。作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作物,已有两千余年栽培历史。其油酸含量可高达80%,超过橄榄油(70%-75%),且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成分,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
我国格外的重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纳入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战略大局统筹支持。2022年12月,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统筹考虑了15个适宜种植油茶省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历史、现状、潜力等因素,按核心发展区和重点拓展区布局了发展任务。
2025年9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我国油茶种植培养面积已达7500万亩,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作为“油茶第一大省”,湖南的油茶种植培养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2024年,油茶林总面积达235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74万吨,茶油产量44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943亿元。
位于罗霄山脉油茶种植“黄金带”的株洲市,属油茶核心发展区,辖区内的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渌口区均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
湖南省株洲市种植结构调整种苗基地“地杰现代农业”内的育种工人。封面新闻记者卢荡摄影
作为株洲主要乡土经济树种,当地油茶林面积219.85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7.19万吨,茶油年产量3.01万吨,综合产值90.16亿元。
记者了解到,为发展油茶产业,株洲已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市级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对油茶的育苗、新造、低改等环节给予补助。”株洲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渌口5个油茶主产区成立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品牌提升奖励办法,对油茶种植、加工、文旅和科学技术创新进行奖补,补助标准500-1000元/亩。
湘天华油茶文化产业园内的知名“打卡地标”——罗霄山脉北纬27度。封面新闻记者卢荡摄影
位于攸县的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起步最早、覆盖领域最广的油茶企业,也是“油茶+文旅”的代表性企业。这家由两位博士于2007年创立的企业,旗下的湘天华油茶文化产业园曾获评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典型案例。
“我们自营油茶林接近3万亩,遍布罗霄山脉沿线的攸县、耒阳、桂阳、安仁等县市的12个乡镇80多个村组。”作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公司、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张文新和记者说,目前已累计提供3万多人次就业,免费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帮扶贫困户超千户,每年发放劳务工资超过1500万元。
在湘天华油茶文化产业园,副总经理陶建军也谈及“调和茶油”等问题,“有些所谓的山茶籽调和油,茶油比例低得都说不过去。有些标注纯茶油,却掺杂了其他低价植物油,更有甚者用廉价油冒充茶油。”
操着一口湘音的陶建军直言,这些行为不仅降低了茶油的营养和功效,也破坏了茶业的发展环境。“亟需行业标准规范,并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茶油市场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
某产品自称“纯山茶油、0添加”,“采用纯手工特级初榨工艺”,但价格仅为10元一斤。
某商家标注“山茶油特级初榨”,但“算上优惠,只要7.5元一斤”。其包装瓶上最醒目的字是“山茶油”,仅用小字标注“食用植物调和油”。记者查询其配料表发现,除自称含有51%的山茶油外,还有大豆油、核桃油等。
还有商家标注“纯正山茶油”“一级传统压榨工艺”,616克价格不到20元,但包装上醒目印着“山茶油”,商品图片上却看不清成分和生产工艺。
另有部分卖家自称“农家自榨茶油”,但只有包装瓶,没有商标、配料表等信息。
记者在采访期间,多位茶业的人说,除了“掺杂掺假”“标签标识不规范”,茶油生产经营中还有可能会出现“浸出工艺冒充压榨工艺”。
《油茶籽油》国家标准(GB/T11765-2018)明确,通过压榨法、水酶法、浸出法加工工艺生产的山茶油可适用该标准。
记者在一线采访获悉,压榨法与浸出法目前是茶油生产企业的主流加工工艺,采用水酶法的企业较少。
所谓压榨法,即使用纯物理压榨工艺将茶油从原料中挤压出来。醴陵市金桥生态林农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日成和记者说,其企业成立至今从始至终坚持物理压榨。
“只要原材料过关,就是相对健康的加工工艺”,但他同时表示,因其出油率相比来说较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相对高。所以,市场上一些知名品牌的茶油价格也比较高。
浸出法,通常用压榨后的油饼或打碎的油茶籽原料与化学材料混合,利用溶剂将茶油溶解出来,再经溶剂分离、高温精炼等环节生成茶油。
“这一工艺出油率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但有可能会出现少量溶剂残留,一定要通过精炼去除。但精炼过程也会使茶油本身所富含的一些活性物质流失。”陈永忠说。
如何生产放心茶油?张文新、邓日成等多位深耕茶油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从源头开始就必须“放心”,比如油茶园没有农药,肥料用有机肥,榨油采用纯物理压榨工艺……
陈永忠表示,油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茶油独特的营养价值、健康益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消费的人青睐。但由于目前茶油企业、工艺和品牌存在小、杂、多等现象,市场上真假茶油难辨、“良心茶油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占;茶油品质衡量准则相对宽松,监管执法部门快速检测和及时查处难度很大,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不仅对油茶市场健康发展极其不利,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任。
他透露,日前已就共同发起制订《纯茶油》团体标准召开首次研讨会。有望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茶分会、茶油高值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牵头,利用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
重庆市公安局10月28日发布警情通报:决定对“”顽固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
陈绍旺,男,1971年2月生,天津市人,1992年8月加入中国,1994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
今年以来,辽宁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持续发力打击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破案攻坚是专项行动的核心环节。全省公安机关实施 “集群打击”“规模打击”,实现对犯罪行为的 “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 的精准打击。
武汉62岁金阿姨在田间干农活时不慎踩中马蜂窝,出现器官衰竭症状,被紧急转入ICU。专家提醒,秋季正是蜂蜇伤的高发期,被蜂蜇后绝对不能直接用手拔刺!医生正在治疗。
近期,彩票市场出现有人持仿造即开型体育彩票(实为整蛊道具)前往体彩机构兑奖事件。其中,有一位购彩者是内蒙古牧区牧民,他的孩子从网上买来“整蛊彩票”送他,刮出了“大奖”。
10月28日,河南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28日5时56分,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许昌市寇家巷幼儿园兴华分园大门起火。支队立即调派辖区消防救援队伍到场处置,6时19分现场火势被扑灭,未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