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蚝油、胖东来酱油……终端自有品牌强攻货架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近两年调味品市场看似平淡,但山姆蚝油、胖东来酱油、盒马火锅底料,以及近期热销的京东“厨房四宝”,均成为消费者青睐、业界热议的爆款产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来自于零售终端的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的风,正在粮油调味品行业蔓延。曾几何时,货架上以低价优势示人的自有品牌还是补位担当,但如今,从“山姆必买清单”到“盒马无限回购好物”,再到“奥乐齐穷鬼套餐”,频频在社会化媒体刷屏,自有品牌慢慢的变成了强势零售终端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一现象级的行业趋势,不仅重塑了商超的盈利模式与竞争格局,也深刻影响着粮油调味品行业的供应链逻辑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消费升级与竞争格局的双重驱动下,自有品牌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甚至,成为了强势零售终端的标配。据《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中国快消品主要市场自有品牌创新产品占比从11%提高至26%,已成为全世界增速最快的国家。
其实,自有品牌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早期,零售终端的自有品牌多以低价为主要卖点,而如今,不仅完成了向“较低价格+较高品质”的转型,产品力更扎实、竞争力更突出,还在占领消费者心智、社媒营销等领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此背景下,零售终端自有品牌在粮油调味品领域的布局,也已经从酱油、醋、米、面、油等基础品类,延伸至火锅底料、复合调味料、调味酱、西调等细分赛道。
2024年末,胖东来推出的黑豆酿造酱油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而后超市不得不采取限购政策:单次购买不允许超出2瓶,线下门店及线上渠道均执行此限购政策。
今年双十一战况尚未熄火,京东旗下特价品牌京喜自营就已发布战报:“厨房四宝”12小时售出16万瓶、古田有机银耳单日销售近2万单……多款粮油调味爆品凭借优质平价的优势实现了销售突破。
这些看似孤立的爆款背后,是粮油调味品,乃至中国消费品零售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度变革。
不同定位的零售终端,在自有品牌粮油调味品的布局上各有侧重,其产品策略与供应商选择也呈现差异化特征。以统计情况看,无论是区域龙头还是全国连锁,零售终端都在自有品牌粮油调味品领域形成了独特定位。
除了爆火的DL黑豆酿造酱油,胖东来的粮油调味品还有菜籽油、芝麻酱、花生油、葵花籽油、香油、生抽、老抽等,主要解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凭借180天酿造的品质强势出圈。
早在去年年底,黑豆酱油横空出世的时候,其供应商就已经被挖了出来——丸庄金龙鱼(泰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金龙鱼旗下丸庄品牌迎来高光时刻。此外,DL压榨花生油则由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这是一家年综合产能60万吨、营收超40亿元的加工公司,其背后是始建于1947年的金胜集团;DL老抽的生产方则是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由海天味业持股70%;葵花籽油生产方为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由益海嘉里金龙鱼100%持股。
山姆会员店的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在其商品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粮油调味品业务也深刻体现了其“精选+高质价比”的独特模式。
山姆在粮油调味品领域的核心特色是极致的SKU精简策略。粮油干货+调味品类的自有品牌SKU仅40个左右,每个细分品类的产品几乎不超2款,这种“少而精”的模式意味着每个上架的商品都一定要经过严格筛选。
粮油品类,主要涵盖花生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牛油果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等,除牛油果油为1L外,其他均为5L大包装;糯米、薏仁米、小米、混合杂粮规格为2-2.3KG。调味品产品涵盖复合调味料、耗油、调味酱、果酱、芝麻油、白砂糖、冰糖、红糖等,其中,耗油、红葱香酱、红糖、芝麻油均为2个组合装。
基于公开信息,山姆会员店的粮油调味品供应商多为相关领域的知名生产企业:酸汤风味料理调味料由青岛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蚝油同样来自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白砂糖、冰糖均委托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生产,芝麻香油由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高油酸花生油同样来自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压榨一级花生油由路易达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葵花籽油、玉米油均来自东莞嘉吉粮油有限公司……清一色的行业龙头。
作为生鲜连锁品牌,盒马鲜生在场景化运营与年轻化布局上表现突出,同时加大对自营品牌的扶持力度——不仅自营SKU数量丰富,APP还推出多重自营品牌促销活动。
盒马自有品牌的粮油调味产品覆盖广泛,从酱油、料酒、葵花籽油、大米、小麦面粉、花椒、八角等基础品类,到火锅底料、牛羊肉炖煮包、椰子鸡火锅蘸料等复合调味料,再到雪菜笋丝、东北酸菜、什锦泡菜、香辣萝卜丁等酱菜,乃至鲜蒜蓉酱、黑胡椒海盐、欧芹大蒜盐等新兴产品,品类十分齐全。同时提供小包装、便携碗装等多种规格,精准匹配单身、小家庭等花钱的那群人的需求。
盒马油脂类产品的生产商包括中花粮油(河南)有限公司、陕西关中油坊油脂有限公司、广东宝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海阳市弘日升油脂有限公司。其中,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为益海嘉里金龙鱼旗下全资子公司。
其他品类方面,三年陈葱姜料酒由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香油来自河南正康粮油有限公司,有机香醋委托镇江刘恒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鲜蒜蓉酱出自山东一品味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近两年现象级火爆的奥乐齐,是十足的“自有品牌控”:自有品牌占比达90%,领跑全行业。
据了解,奥乐齐目前共有13个重点自有品牌,涵盖多个品类。其中,谷悦仁家主要涵盖粮油、调味品等民生食品品类,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高性价比食品,采用委托生产模式控制成本。
在受委托生产商中,超80%为本土供应商,粮油调味品类有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青岛)粮油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海安市天香米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昆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今年京东11.11“京喜甄选购物季”活动中,来自安徽亳州产业带的“厨房四宝”表现亮眼:产品是由八角、花椒、香叶、桂皮组成的调味套装,12小时内售出16万瓶,刷新了亳州香辛料产业带的线上销售纪录,带动核心产区3000亩香料种植基地的商品转化率大幅度的提高,以高标准推动产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公开报道显示,京喜自营已与安徽亳州50余家加工公司建立合作。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当地产业带全面升级,既助力企业提升效率,也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成功探索出一条“电商赋能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综上,能够准确的看出,头部调味品企业慢慢的变成了多家零售终端的核心供应商;与此同时,有原产地、产业带等优势的新兴企业正在被慢慢的变多人看见。
零售终端与供应商的深度绑定,催生了“终端需求-工厂定制-直供终端”的新型供应链模式,这一模式背后是多方诉求的精准匹配。
对于零售终端来说,打造自有品牌是“向上走”,直接对接生产端,砍掉品牌溢价、广告营销、多级分销等中间环节,可以明显提升利润空间。尤其是对于粮油调味这种高频消费品类,稳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放大了自有品牌的战略价值。
与此同时,提供相对低价格、高品质的产品,通过自身优势快速收集市场反馈,研发、改良产品,打破了“商品中转站”的僵局,成为品牌方,在重构性价比的同时,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和对商品的掌控力。
零售终端自有品牌的爆发,不仅改变了商超的竞争格局,更对粮油调味行业的供应链、品牌运营、市场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自有品牌供应链向“终端需求-工厂定制-直供终端”转型。终端通过市场反馈反向指导工厂研发与生产,形成“以销定产”的柔性供应链,推动生产企业从批量生产转向定制化服务。
另一方面,供应商正在从单一的产品品牌转向“渠道品牌+产品品牌”。与强势终端合作或者共创,能够稳定、增加出货渠道,降低直面价格战带来的影响。此外,有可能借助强势终端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带来更多合作机会,降低了品牌推广成本。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有7成来自线下渠道,这为传统商超提供了充足的试错空间,也为线上终端打造了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面对汹涌而来的自有品牌浪潮,零售终端能够最终靠创建新的利润模型与差异化壁垒,争取更大市场,占领更多消费者心智;而粮油调味品的生产商,则能够最终靠参与产品研究开发、快速交付能力等深度绑定强势终端,借势完成供应能力的迭代升级。
更好更安全的原料、更极致的性价比、更适配的场景与情感,是消费的人对全行业提出的新需求与新命题,需要终端与供应商深度协同,而这也是粮油调味品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025第十届华糖万商大会,将于11月26-28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以“年度趋势瞭望台、品类冠军加速器、全渠道对接枢纽”为价值主张,预计邀约1100+品牌商、10万+渠道商相聚郑州,助力中国糖酒食品行业穿越周期、共创新局。
